100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闪耀2025慕尼黑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博览会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两年一届的全球机器人及自动化解决方案行业盛会——2025慕尼黑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博览会,日前在德国慕尼黑展览中心盛大举行。该展会全方位呈现自动化产业链,从单个组件到完整系统,从具体应用到相关服务,应有尽有。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40个国家的约900家参展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前沿趋势,展示最新产品与技术。​

巴伐利亚州经济事务部长艾旺格在参观展览时特别指出:“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产流程。”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展会中有100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积极参与,在国际舞台上有力地展示了中国智造的最新进展,成为展会中的一大亮点。​

南京埃斯顿公司作为中国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此次展会上租用了数百平米的大型展台,全面展出全系列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ERI实时控制方案,以及前沿的数字化技术和安全工作站等丰富产品与技术方案。据该公司总裁助理赵晓东介绍,目前埃斯顿机器人在中国市场占据10%的份额,并且不断加快海外业务拓展步伐,其欧洲总部落户瑞士,业务已广泛覆盖德、意、西等欧洲国家,海外营收占比达三分之一。该公司全球业务总裁杜建斌透露,此次参展的核心产品之一谐波减速机,通过独特的齿差传动实现了100:1的高减速比,旋转执行器具备高力矩输出,这些均为自主研发产品,凭借出色性能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

另一家来自中国的上海非夕机器人公司,在此次展会上首次将令人惊叹的“小球平衡”演示带到现场,借此精彩展示其自适应机器人超强力控技术。非夕自适应机器人采用创新的七轴设计,相较于传统六轴机器人,可实现更快响应。该机器人深度融合工业级力控、机器视觉和先进AI技术,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灵活适应,以类人的方式完成多种复杂任务,展现出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应用潜力。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高云帆介绍,从成立之初,非夕就一直致力于将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产出多款“仿人化自适应机器人”,并通过提升机器人通用性,实现工业、农业、医疗等跨行业应用。目前,其拳头产品“拂晓”已在多个行业广泛应用,非夕也成为全球首个将“自适应机器人”产品化的企业。​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以埃斯顿和非夕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逐步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在全球机器人及自动化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凭借自身的努力与创新,为推动行业进步贡献重要力量,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日益提升。

「93913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