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到148.7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82.3%的显著增长。这一数据表明,智能眼镜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广泛关注。
从细分市场来看,全球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市场出货量为83.1万台,同比增长高达219.5%,成为推动整体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一领域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以及市场渠道的拓展。据IDC中国市场分析师叶青清介绍,一季度音频拍摄眼镜产品集中进入市场,为国补政策的实施提供了良好契机,极大地拉动了销售增长。同时,厂商积极拓展线下渠道,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消费者购买便利性。
在消费场景的拓展上,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也展现出强大潜力。通勤途中,用户可通过智能眼镜解放双手接听电话、收听音乐;旅行时,眼镜内置的高清摄像头能实时记录美好瞬间,配合AI算法还能自动生成旅行Vlog。厂商还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推出差异化产品,例如为商务人士打造的降噪通话款、为运动爱好者设计的防水防汗款,进一步刺激了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AR/VR市场出货量为65.6万台,同比增长18.1%。尽管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但仍然显示出该领域的持续发展态势。不过,IDC预计,受重要厂商产品节奏停滞或推后的影响,部分原计划于2025年出货的MR产品将延迟至2026年,这将导致2025年AR/VR设备出货量预计为569.0万台,同比下降23.9%。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头部厂商正加速布局。Meta持续优化其VR设备的内容生态,与多家游戏开发商合作推出独家大作;索尼则凭借PSVR系列产品,在游戏主机用户群体中巩固优势。而在AR领域,微软HoloLens深耕企业级应用市场,为工业设计、远程协作等场景提供解决方案。不过,随着更多科技企业和初创公司的涌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问题也逐渐显现。
展望全年,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451.8万台,同比增长42.5%。其中,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出货量预计为882.8万台,同比增长225.6%,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而对于中国市场,IDC更为乐观,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到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庞大的消费群体、快速发展的科技产业以及政策的积极支持。
政府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智能穿戴设备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链配套。国内厂商也积极响应,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上取得突破。例如,部分国产品牌推出了价格亲民但功能齐全的智能眼镜,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迅速打开下沉市场。此外,中国在5G网络建设上的领先优势,也为智能眼镜实现更流畅的云端交互和数据传输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的来说,智能眼镜市场在2025年开局良好,特别是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市场表现突出。尽管AR/VR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的持续创新,智能眼镜市场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的智能穿戴体验。未来,如何解决续航、舒适度等用户痛点,以及探索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将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