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视“基于VR技术的数字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方案”入选2025年度数字消费典型案例及技术方案榜单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7月3日,在备受瞩目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数字消费论坛上,一项创新成果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目光。如你所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如视”)提报的“基于VR技术的数字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方案”,凭借其在科技创新、应用实践及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2025年度数字消费典型案例及技术方案榜单”。​

本次榜单发布,不仅是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系列标志性成果之一,更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合规应用提供了实践范本,为构建安全、创新、可持续的数字消费生态注入强劲动力。其中,数字文旅作为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与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优质文化资源共享、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的关键路径。​

如视本次参评方案聚焦文旅产业中的博物馆场景,依托自身硬件、算法优势,通过自主研发的3D激光扫描仪对博物馆进行完整复刻。该扫描仪能够实现毫米级误差精准采集,配合REALSEE G1智能手机云台所实现的1.34亿像素超高清画面,将博物馆的空间原貌与藏品细节均真实复刻出来。在此基础上,方案叠加AI导览、文物3D模型、音视频介绍等功能,形成可视化呈现、互动性传播、沉浸式消费体验场景。​

这种基于VR技术的数字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方案,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云上博物馆建设,帮助人民群众更好地选择博物馆,提升线下游览博物馆的游览效率和体验。人们可以提前通过VR了解博物馆的布局、展品分布等信息,规划好自己的游览路线,到现场后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参观。另一方面,该方案赋能馆方提升管理水平,对博物馆展品进行数字化存档,更有利于博物馆展品保护与传承。数字存档可以减少因实地参观带来的潜在文物损害风险,同时也方便馆方对文物进行管理和研究。​

目前,该方案已在北京、武汉、长沙、上海等20余个城市得到广泛应用推广,完成包括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公安博物馆、六朝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长沙博物馆、香山革命纪念馆等在内的60余个博物馆及200多所展馆建设,应用示范效果显著,获得了海淀区委网信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等单位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以上海公安博物馆为例,这座“网红博物馆”在如视的助力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如视为其打造线上空间,提供VR看展、在线交互、多终端体验、资产管理以及数字存档等多重服务,让更多游览者切身感受跨越百年的警察历史和警察文化。观众无论身处何地,通过手机、平板、PC,甚至是电视大屏或VR眼镜(如PICO等设备),均可一键进入展馆,开启沉浸式漫游之旅。步入馆内,观众利用“展厅导览”功能可一键查看、跳转对应展馆,自由选择游览路径;或通过“展厅讲解”沉浸式感受历史背景、文物来源、事件关联等信息。同时,根据如视在VR中定制好的浏览路线,观众按点位步进式漫游,便可一步一景,获得媲美线下的游览体验。​

在成都三和老爷车博物馆中,如视提供的AR导航及路线引导功能同样令人称赞。该功能可自动生成讲解路线,带领用户漫游逛博物馆,并且同步浏览和显示场馆信息,给到用户“全自动”逛博物馆的沉浸式体验,进一步推广老爷车文化。​

在科技文化领域,如视还携手知乎,以三维重建形式1:1复现知乎「与人俱进」IP展,让更多人能够在VR漫游中看到优秀IP对高价值用户的影响,同时通过科技交互,让嘉宾在云端感受这场融合知乎式重构与创意表达的深度策展。

「93913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