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国内头部大模型企业MiniMax已基本完成新一轮融资交割,融资金额接近3亿美元。此次融资不仅创下年内大模型行业单笔融资新高,更推动公司估值突破40亿美元(约合300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估值第二高的大模型企业。
本轮融资阵容颇具看点,除上市公司与头部交叉基金外,上海国资平台的首次入局尤为引人注目。这也是继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企业获得国资加持后,又一家获得地方政府资本青睐的AI头部企业。据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本轮融资自今年年初启动,经过多轮尽职调查与估值谈判,目前投资协议已基本签署完毕,资金将在一个月内陆续到账。
回溯MiniMax的融资历程,其成长轨迹始终与行业巨头紧密相连。2023年,公司完成由腾讯资本领投的A轮融资,获资超2.5亿美元,估值首次突破10亿美元;2024年一季度,阿里巴巴以6亿美元独家投资完成B轮融资,推动公司估值跃升至25亿美元。加上本轮融资,MiniMax成立三年来累计融资已超11.5亿美元,投资方涵盖云启资本、高瓴创投、IDG资本等一线VC,以及米哈游等产业资本,形成了”互联网巨头+财务投资+产业资本”的多元股东结构。
此次国资入局被业内视为重要信号。上海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近年来持续加大对大模型领域的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上海市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分析人士指出,上海国资的投资不仅为MiniMax提供了资金支持,更有望在应用场景落地、数据资源对接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目前,MiniMax已在金融、政务、教育等领域推出行业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大模型通过了国家网信办备案,具备商业化落地的合规基础。
从行业格局看,本轮融资后MiniMax与智谱AI形成国内大模型双雄格局,两家企业估值均突破300亿元。随着资金到位,MiniMax计划将融资主要用于三方面:一是加大基础模型研发投入,提升多模态能力与算力效率;二是拓展ToB行业解决方案,重点布局智能制造与智慧城市领域;三是建设长三角AI算力中心,缓解大模型训练的算力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AI融资遇冷的背景下,MiniMax仍能获得大额融资,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中国大模型企业商业化能力的认可。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国内大模型领域融资总额约4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而头部企业融资占比却提升至65%,行业资源加速向头部集中的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