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1年2月Steam硬件和软件调查报告如约发布。各大品牌在消费级VR市场的表现如何?数字背后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
先说重点:VR用户在Steam平台总用户中的占比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21%(+0.08%)。如果按照日前公布的Steam平台1.2亿的全球月活用户(基于2020年数据)推算,2021年2月Steam平台的VR月活用户人数大约为266.08万。
注:官方统计的是连接到Steam平台的VR设备数量,并不一定真的被用户使用了。
几大主要阵营方面,Oculus就像脱缰的野马,受益于自去年10月发布之后就持续热销的Quest 2,一举吃下近六成的份额;HTC依然能勉强维持住“二当家”的位置,但份额继续收窄,岌岌可危;Valve则凭借Index这一款产品继续稳居前三。
Oculus:硬件赔钱赚吆喝 内容闷声赚大钱?
具体来说,有58.00%(+1.58%)来自Oculus,Quest 2以22.91%(+5.52%)的份额正式超越Rift S,一跃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VR头显;降价100美元“清仓大甩卖”的Rift S,最新份额为21.58%(-1.79%);Rift份额继续下跌,目前有7.40%(-0.57%)的用户在使用;Quest的最新占比为6.09%(-1.58%)。
▲Oculus Quest 2
Oculus的许多做法确实颇受争议,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以低于成本的定价销售硬件。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Quest系列(尤其是Quest 2)的成功在点燃VR内容创作热情的同时,也实打实让一部分开发者“先富了起来”,并一步步培育出良性的VR内容生态体系。
按照Oculus内容副总裁Mike Verdu的说法,截至2021年2月,已有超过60款应用收入超过百万美元,而去年Facebook Connect大会的时候,还仅仅只有35款。换而言之,Oculus Quest商店中有三分之一的付费应用收入都超过了100万美元。
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Oculus在硬件上亏掉的钱,用不了多久便能通过内容以及服务加倍赚回来。游戏主机市场不一直都是这个套路吗?
HTC: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中国VR产业希望”?
相较于春风得意的Oculus,曾经并驾齐驱的HTC,日子就着实不那么好过了。
从数据来看,HTC在消费级VR领域的份额已经下滑到17.24%(-1.29%),甚至还不及Quest 2和Rift S单品的份额。别忘了,Steam平台还不是Oculus的主战场。
初代Vive份额继续大幅下跌,最新份额来到了13.05%(-1.00%);Vive Pro、Vive Cosmos以及Vive Cosmos Elite的份额分别为2.15%(-0.15%)、1.04%(-0.07%)、1.00%(-0.05%)。
对于几乎与Facebook同期起步的HTC来说,一度被视作中国VR产业对抗欧美的希望。但短短几年之后,却只能艰难依靠“年迈”的初代Vive撑场面,实在让人唏嘘。在Facebook果断砍掉Oculus Go和Rift系列,并努力整合到单一Quest产品线的时候,HTC却做了截然不同的选择——扩大产品范围,试图吸引广泛的消费者和企业群体。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HTC的“机海战术”不仅未能奏效,甚至可以归结为其节节败退的“罪魁祸首”。
我们此前曾报道过,在去年底被媒体问及2021年VR新产品的时候,王雪红信心满满的表示「会让外界惊艳」。对于“时间真的不多了”的HTC而言,确实需要在2021年做点什么,以挽回在消费市场的颓势。
事实上,在去年2月发布Vive Cosmos系列的同时,HTC还曝光了下一代轻量级头显——Project Proton。从当时的信息来看,Project Proton包括两种形态:Proton AIO和Proton Glass,前者是一体机,类似Quest 2,集成运算和续航单元,后者则是分体机,类似华为VR Glass,搭配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使用。
▲HTC寄予厚望的Project Proton
再结合去年8、9月间HTC为新头显申请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认证和Geekbench跑分泄露的信息,我们认为,王雪红口中「会让外界惊艳」的新品极有可能是搭载骁龙XR2芯片并配备新一代控制器的新一代Vive Focus VR一体机。当然,也不排除“类似Quest 2,集成运算和续航单元”的Proton AIO的可能性。
不管怎样,对于已经几乎退无可退的HTC来说,今年新品的表现都将至关重要,但究竟是“救命稻草”,还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谁都说不好。
Valve:“佛系”又如何?1000美元的Index照样卖断货
与Oculus和HTC相比,Valve对于VR的态度可以说一直都很“佛系”。尽管套装售价高达1000美元,但自发布以来,Valve Index销量表现却相当不错,尤其是过去的几个月——根据我们的统计,在过去长达25周的时间里,都进入了Steam周销量榜TOP10。而在经历了短暂的“滑铁卢”之后,2月份开始反弹,最新份额为16.00%(+0.17%)。
对于Valve Index来说,如果照此势头发展下去,虽然撼动Oculus的统治地位几乎不可能,但超越HTC成为“二当家”却是大概率事件。没准,下个月统计的时候就成真了呢。
Windows Mixed Reality:“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Windows Mixed Reality(WMR)阵营依然不温不火,最新份额为6.15%(-0.23%)。现如今,微软基本把重心放在了HoloLens上面,华硕、宏碁、联想、戴尔等从一开始就是做做样子,仅靠HP、三星等个别企业勉力支撑,可谓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能有出息才怪。
虽然陆续也有惠普Reverb G2这样的新品推出,但在性价比和可玩性上远不及Quest 2,在体验方面又完全无法跟Index相媲美,再加上确实有些拉胯的交互体验,这样的产品谁会爱呢?而三星在推出Odyssey+之后,也有多项专利陆续被曝光,但这些“花里胡哨”的设计和概念看起来更像是着眼于未来的,至少今年内是很难看到。
其他产品方面,小派5K Plus/8K/Artisan、索尼PSVR加起来的份额仅为0.59%;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串流SteamVR」的平台或头显设备,包括Riftcat Vridge(0.60%)、iVRy(0.44%)、Iriun VR(0.06%)、ALVR(0.04%)等都出现在数据统计中,由于份额都相对较少,整体基本也没啥大变化,不多赘述。
写在最后
开年到现在,2个月多一点的时间,爱奇艺智能、Nibiru、珑璟光电、Camsense 欢创科技、NOLO VR、理湃光晶、Pico、沉浸世界等相继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从披露的信息来看,起步都是千万级,硬件企业更是基本都过亿。
对于中国VR产业的发展来说,资本的涌入显然是好事一桩,可喜可贺。毕竟VR还是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尚无法自力更生。
但中国VR产业真的只是单纯缺钱那么简单吗?想想2015、2016那两年砸进去的钱有多少,最终又“烧”出几个真正能在全球范围内立得住的企业?有,但确实屈指可数,而且远少于曾经名号响当当,后来却悄声匿迹的“昔日之星”。
正如我们在「中国VR产业,未来的路究竟该怎么走?」一文中所阐述的那样,从Facebook在VR消费市场的成功中,至少有两点经验值得探讨和思考:硬件层面,要以足够低的价格提供合格的VR体验;内容层面,要构建起优秀的内容生态系统。
所以啊,钱的问题解决之后,更应该好好想想怎么以Quest 2为基准,为国内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怎么与开发者合作共赢,逐步构建起良性的内容生态系统。
创业不易,机遇难得,大家得支棱起来啊!
「93913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及回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