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备受瞩目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盛大开幕。在大会开幕式上,一项引发业界广泛关注的成果正式发布——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十大发展趋势。这十大趋势犹如为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发展绘制的精细蓝图,将对未来机器人技术的革新与应用拓展产生深远影响。
此次发布的十大趋势涵盖了具身智能机器人从感知、决策、控制到设计、软硬件协同等多个关键层面。首先,物理实践、物理模拟器与世界模型协同驱动的具身感认知被视为重要趋势之一。物理实践是具身智能的核心本质,物理模拟器则为机器人搭建起高保真的训练环境,世界模型能深度挖掘并提供环境的内部特征。三者有机融合,既能营造出丰富、真实且有效的环境,又能着重训练具身智能机器人与环境的接触、非接触交互感认知能力,为后续决策和精准控制筑牢根基。举例来说,在模拟复杂工业场景中,通过这种协同机制,机器人能够更精准地感知设备运行状态和周边环境变化,做出恰当反应。
在决策层面,呈现出多层次端到端的具身决策趋势。多模态大模型启发下的、具备坚实数理基础的认知与规划研究,与生命科学成果深度融合,并和实时控制模块紧密结合,能显著增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任务泛化能力与可靠决策能力。例如在救援场景中,面对废墟等复杂、非结构化环境,机器人可借助该趋势下的技术,快速理解环境信息,做出合理救援决策。
从控制角度而言,融合模型预测、强化学习和生命科学的具身智能控制趋势尤为关键。将模型预测控制的动态优化能力、强化学习自适应策略以及生命科学的冗余多环路控制机制相融合,可构建出更先进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大幅提升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的控制泛化性和适应性。以自动驾驶场景为例,车辆作为一种特殊的具身智能体,通过这种融合控制,能更好应对路况变化、突发状况等动态环境因素。
在设计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具身智能机器人设计趋势正悄然兴起。通过对电机、减速器、驱动器、结构、连接件和材料进行统一优化,并结合机构研发技术,在物理模拟器中实现硬件与控制策略的协同优化,从而自动探索出针对特定任务最优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设计方案。比如在设计新型服务机器人时,运用该技术可快速确定最佳的机械结构和动力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