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集团正式宣布纳米AI完成品牌焕新,升级为“多智能体蜂群”。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纳米AI成为全球首个真正迈入L4级别的智能体系统,实现了智能体从“单兵作战”到“群体协同”的物种级进化,为AI领域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在AI的进化历程中,智能体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最初的L2低代码工作流智能体,以低代码模式搭建工作流,虽已从“玩具”进化为“工具”,但交付的仅是半成品工具,并非最终产物。而后的L3自主规划智能体,具备了推理能力,如首发版的Manus以及纳米AI中现有的5万+垂直专家智能体(包括深度研究智能体、购物智能体等),它们单兵作战能力出众,可视为领域专家,首次实现了“单领域深度推理”,能针对特定任务进行多步逻辑推演,甚至调用工具完成定向目标。然而,受限于技术框架,面对跨领域复杂问题时,它们仍会因缺乏协同规划能力而陷入瓶颈,无法实现多层级思考下的全局优化。
当单智能体的能力边界难以突破复杂任务的重重壁垒时,纳米AI独创的L4级别智能体应运而生,其产品能力也从「超级智能体」升级为「多智能体蜂群」。多智能体蜂群能实现多个智能体拉群组队协作,如同搭积木一般,将不同专长的推理型智能体组合起来为人服务。到了L4级智能体蜂群阶段,就仿佛人类雇佣了一个团队在工作,甚至可以随时扩展这个团队的规模,实现能力的无限扩展,从而帮助用户拿到结果、达成目标。
尽管AI领域不乏智能体,也有“多智能体”搭建的尝试,但在技术路径上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实测表明,在目前流行的多智能体技术框架下,难以解决任务分配、参数传递、上下文管理等问题,从而无法实现有效的团队协作。例如,单个智能体成功率若达到九成,5个智能体协作的成功率甚至会降至五成以下。若上述问题得不到解决,多智能体协作将陷入“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困境,1+1的效果远远小于2。
为此,纳米AI独创了全新的「蜂群协作框架」。在该框架下,多个推理型智能体可以灵活拉群、多层嵌套、组队协作完成复杂任务,使它们像蜂群一样紧密协作。这不再是一个Agent单打独斗,而是多位“AI助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同时上阵,效率和交付结果的能力大幅提升。其次,升级后的纳米AI成功实现「多智能体蜂群」的灵活配置,既可以单蜂群作战,也能够组成蜂群方阵。也就是说,纳米AI的L4蜂群既是L3专家的协作枢纽,让垂直智能体像精密齿轮般咬合联动;更能成为超级集群的协作网络,串联起多个蜂群形成合力。从单领域深耕到跨体系协同,每一次组队都是能力边界的拓展,每一层叠加都指向更高效的成果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