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于国家会议中心盛大举办。本次论坛聚焦“AI应用落地”,秉持“大模型深应用强产业”的主题,凸显“应用落地、场景驱动”的差异化特色,积极探寻从技术突破迈向大规模应用的发展路径,深入研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之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赵超凡在致辞中指出,北京作为我国人工智能创新资源最为富集、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构建了“政策引导—载体建设—场景开放—生态培育”的全链条发展体系,已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与产业发展高地,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在致辞中表示,北京作为人工智能第一城,汇聚了全国35%的备案大模型以及40%的AI顶尖人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独角兽企业占全国一半。下一步,北京市将以应用为导向,紧抓人工智能创新机遇,着重发挥信软企业人工智能服务商的主渠道作用,持续提升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覆盖率与渗透率。同时,实施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行动,高标准建设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并开展示范标杆引领行动,谋划具有影响力和带动性的标杆工程。
朝阳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聂杰英在致辞中提到,朝阳区作为首都经济大区、国际化窗口区、数字经济核心区,紧密围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顶尖人才、应用场景聚集的优势,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之城。区内聚集了近700家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占全市的1/4,覆盖了从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的全产业链环节。此外,还落成了具备全栈国产化服务能力的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建成了全国首个工业AI产业园、全市首个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等专业园区平台,形成了众多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在全市具有引领作用的标杆应用场景。未来,朝阳区将充分汲取论坛成果,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高地。
论坛上,诸多重要成果相继发布。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榜TOP100正式亮相,该榜单基于近十年近10万篇文献的深度分析而成,列出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100位人才,其中华人占据主力席位。例如何恺明,曾任职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作为ResNet之父,提出的残差学习概念攻克了神经网络“梯度消失”难题,其论文引用数达数十万次。6月26日,他官宣入职Google DeepMind并保留MIT终身副教授身份。还有张祥雨,曾是旷视研究院的关键人物,现入职阶跃星辰任首席科学家,2016年凭借ResNet荣获CVPR最佳论文,其与团队开创的ResNet、ShuffleNet系列被广泛引用,是众多设备的“核心引擎”。此榜单的发布,为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开拓了新路径。
“杨梅工业”智能体开发和应用平台也正式上线开源,为工业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供需对接服务平台启动,致力于打破供需之间的壁垒,为产业升级增添强大动力。开源中国发布的“Gitee Xtreme极智AI”,将对全行业人工智能产品的升级产生重大影响,有效提升人工智能的应用水平。中国移动发布的AI三维能力体系,则进一步丰富了人工智能的能力维度。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2025年北京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正式发布。此次“揭榜挂帅”精心遴选出12个场景,总预算高达1.1亿元,覆盖制造业、教育、医疗、金融、环境、能源、文旅、智慧水厂、街道安全、建筑、智慧城市等多个关键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