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360旗下纳米AI正式发布了备受瞩目的 “MCP 万能工具箱”,这一创新产品的推出,无疑为AI应用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介绍,“MCP万能工具箱” 基于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而生。MCP是一种开放标准协议,类似于USB – C 接口,它为大型语言模型调用外部工具、数据源及现实世界提供了标准化的连接方式。通过MCP,大模型可调用地图导航、航班查询、酒店预订服务等多种工具,将用户的需求与外部资源高效对接。而基于此的 “MCP万能工具箱” 目前已接入超过110款工具,覆盖了办公协作、学术、生活服务、搜索引擎、金融、媒体娱乐、数据抓取等多种场景。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工具不仅免费,还具备一键安装的便捷性,且安全可信,为用户消除了使用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纳米AI产品负责人梁志辉表示,MCP让大模型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拓展。以大家熟悉的 DeepSeek大模型为例,过去它只能做文本理解、内容生成等基础工作,但现在在纳米AI客户端里为DeepSeek加上MCP工具后,它能帮助用户作图、编辑视频,或者调用其他工具来完成过去大模型无法做到的事情,这从根本上解决了 “AI 可用” 的问题。当工具调用变得如同呼吸一样自然,AI才能突破当前 “只是个聊天机器人” 的局限,进化成真正能够助力工作与生活的 “数字员工”。
从实际应用场景来看,“MCP万能工具箱” 展现出了强大的实用性。在办公协作场景中,用户若需要分析两家有外卖业务且正在激烈竞争的公司财报,并据此判断该购买哪一家的股票,只需在纳米AI客户端内的万能工具箱中选择 “纳米AI超级搜索”“金融数据”等MCP工具,以相关指令发起需求,调用了这些工具的大模型便会自动提取两家公司的财务数据和业务发展信息,短短10余分钟就能生成结果。在生活服务场景下,当用户询问 “黄金现在作为投资还明不明智”,大模型给出的分析和投资建议的全面性、精准度不逊色于专业的券商分析师。在学术场景中,科研人员能够借助相关工具快速获取学术资料 、分析数据,大大提高科研效率。
4月23日下午,360纳米AI的万能工具箱正式开启内测。首批受邀用户包括部分AI博主、媒体和普通用户,只有获得邀请码的用户才能率先体验这一创新产品。记者在体验过程中发现,在纳米AI站内,点击创建智能体按键,在技能选择框里选择 “热门新闻” 工具,不到1分钟即可配置一个智能体。使用这个智能体分析2025年上海车展看点,智能体能快速给出逛展路线图、新能源车亮点对比、上海车展展馆分布与人流分析等多个维度的分析结果,其效率远超人工。这意味着,人人都能够创造专属自己的超级智能体。例如,医生可以生成医疗领域智能体,连接病历数据库和影像工具辅助诊断;金融分析师可创建金融领域智能体,实时分析市场数据并自动生成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