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发展大会举办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5月14日上午,2025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发展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以 “‘机’聚新动能‘智’创新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加速青岛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和示范应用。会上,《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2025年行动方案》正式发布。​

青岛市委、市政府顶格谋划“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把人工智能作为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之一,聚力突破人形机器人等细分赛道,努力打造北方地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和重要的研发制造中心。​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吴炎在致辞中表示,青岛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备的制造体系,能够有力支撑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青岛尤其在工业质检、智慧医疗、应急救援等场景率先破题,这些创新性探索为产业落地提供了鲜活样本,形成了富有青岛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活动现场,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刘大川发布了《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2025年行动方案》。今年,青岛将从技术攻关、平台支撑、产品突破、要素供给和生态集聚五个维度推进26项重点任务,提升技术攻关 “硬实力”、打造平台支撑 “新引擎”、突破产品制造“全链条”、聚合发展要素“活水源”、构筑产业生态“强磁场”,加快建设北方地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和重要研发制造中心。​

根据行动方案,青岛将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大“揭榜制”“赛马制”项目比例,提炼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共性技术需求,推进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围绕整机、大小脑、运动控制算法、场景应用等领域,研制一批相关标准。建立创新成果定期发布机制,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首试首用和全面推广。​

在平台建设方面,青岛将加快海尔、海信两个省级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一批创新成果落地。积极布局省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加快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探索政府与科研单位、企业合作模式,规划建设机器人训练场,形成规模化的真实数据集。​

在产品突破上,青岛将加快整机研制,推动海尔、乐聚机器人整机项目投产,满足样机及小批量生产制造需求。加快关键零部件产能提升,推动国华智能、丰光精密产品线从谐波减速器向关节模组、灵巧手、手臂高质量延伸,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快算法模型和软件系统融合,推动海克斯康等重点企业加快仿真工具包、检测仪器及校准系统升级迭代,提升机器人整体性能。​

围绕人才引育、企业培育、产业基金等方面,青岛也将协同发力,优选驻青院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梯度吸引、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本土青年人才;优选培育一批细分领域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参与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集成组建市级产业发展基金,集中投向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以投促引、以投促成、以投促发展。​

此外,青岛还将组建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战略咨询委员会和产业发展联盟,吸引重点企业、平台机构、高校院所及创投风投等 “政产学研金服用”单位参与,共建产业生态。深入挖掘一批典型垂域行业需求,年内发布超级场景50个以上,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康养等场景应用,推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合作、以商招商。组织开展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学研用供需对接活动20场以上,加速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大会上,青岛海尔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青岛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发起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的投资基金。该基金将发挥产业升级 “助推器” 作用,有效整合技术、人才及产业资源,为青岛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93913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