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消费电子领域正迎来一场新的变革。华西证券近日发布观点,AI眼镜有望成为首个出货量突破一亿的消费电子新品类,其市场规模甚至有望对标手机市场。这一预测无疑为消费电子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引发了广泛关注。
AI眼镜,作为下一代智能可穿戴设备,融合了计算机视觉、AI交互、增强现实(AR)等前沿技术,正迅速崛起为消费级电子产品的热门赛道。相较于传统的AR眼镜,AI眼镜具有独特优势。从产品定义来看,AI眼镜更注重时尚与佩戴属性,其产品形态更易被消费者接纳,适合全天候日常佩戴。在价格方面,现阶段产品定价大多处于1000 – 3000元区间,用户只需花费这一价格,便可获得 “眼镜+ OWS耳机+运动相机+ AI” 的产品组合,尝试成本较低。在功能上,眼镜是AI终端落地的绝佳方向之一,用户能够以第一视角进行人机交互,实现实时翻译、物体识别、智能问答等功能,为用户构建起更为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未来极有希望成为用户全场景的智能助手。
从市场数据来看,AI眼镜的发展空间极为广阔。据Statista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太阳眼镜出货量约达8.5亿副,传统眼镜出货量约为5.8亿副,两者合计高达14.3亿副,而同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7亿部。全球传统眼镜如此庞大的年出货量,远超手机,为AI眼镜的市场替代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产品形态将愈发丰富,成本也会持续降低,光学显示方案将不断迭代升级,AI端侧算力也会逐步提升,这些积极因素都预示着AI眼镜有望成为下一个出货量过亿的消费电子终端,其未来潜在市场规模不可估量。
如今,AI眼镜领域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竞争态势。2025年1月7日,CES 2025大会盛大启幕,众多厂商纷纷投身AI眼镜领域。除了AR初创公司雷鸟、Rokid、李未可等,跨界厂商如电竞品牌雷神科技、显示厂商康冠科技、脑机接口公司LookTech等也都携AI眼镜参展。此外,百度、三星、小米等大厂也计划在2025年推出新款眼镜产品,一场激烈的 “百镜大战” 已蓄势待发。部分企业已提前布局。
明月镜片就表示,其明月品牌面向大众中端市场,覆盖约4万家终端客户门店。随着智能眼镜市场的迅猛发展,镜片作为核心组成部分,需求将持续攀升。明月镜片凭借在镜片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有望在智能眼镜产业链中占据关键位置。恒玄科技也透露,公司 BES2800系列可穿戴主控芯片已实现量产落地,2025年将在TWS耳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产品中全面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