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楚歌》XR沉浸探索体验展在合肥开展江淮楚文化借数字技术绽放新光彩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8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在中国合肥拉开帷幕,中国首个以江淮楚文化为主题的《寿春楚歌》XR沉浸探索体验展正式开展。此展览宛如一扇时光之门,引领观众穿越回两千多年前的楚国末年,感受江淮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淮河之南的安徽寿县,古称寿春,这里曾是“战国四君子”之一春申君的封地。《寿春楚歌》展以楚国迁都寿春(公元前241年)至被秦灭亡(公元前223年)这19年的历史为背景,借助XR技术,精心重构了寿春古城的社会场景。XR技术作为当下前沿的科技手段,涵盖了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它通过硬件设备与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巧妙地将虚拟内容与真实场景相融合,为观众营造出沉浸式的体验环境。​

展览围绕城门持节、宴乐楚舞、寿春决战等多个精彩章节展开剧情。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策展团队对楚大鼎、蚁鼻钱、编钟等安徽博物院的真实馆藏文物进行了数字建模复原。从生活细节到艺术表现,从技艺传承到精神内涵,全方位地呈现出楚风印象,构建出一个可供观众自由行走、交互、推进剧情发展的“楚都元宇宙”。在这个虚拟世界里,观众仿佛化身历史的参与者,与春申君、楚幽王、楚考烈王等历史人物“面对面”交流,亲身见证楚国最后19年的风云变幻。​

开展当日,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他们戴上特制设备,瞬间“穿越”到了楚国的都城寿春。有的游客漫步在热闹的集市,亲手“交易”蚁鼻钱,体验着当时的商业氛围;有的则置身于宫殿之中,参与刺杀或营救关键人物的情节,而个人的选择还会直接影响剧情走向。策展团队为了确保展览的专业性和真实性,查阅了百余部史料,对城郭形制、服饰纹样以及《离骚》中的香草意象等细节都进行了系统复原,将城门、集市、宫殿、宗庙等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眼前。特别是秦军兵临城下的紧张场景,以强烈的戏剧张力,立体地呈现出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过程中的浪漫与悲壮。​

安徽博物院副院长卞坚表示:“楚文化浪漫独特,对汉文化影响深远。楚国末期的寿春决战、‘亡秦必楚’等历史事件充满了戏剧张力。通过此次展览中的交互技术,游客能够深入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语境,极大地降低了理解传统文化的门槛,让文化传承从‘隔窗相望’变为‘身临其境’。”​

据悉,《寿春楚歌》展为期半年。8月中旬,该展览将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同步开展,让更多地区的观众有机会领略江淮楚文化的魅力。不仅如此,展览还计划于2026年赴新加坡举办,届时将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鲜活表达,让江淮楚文化的魅力跨越地域限制,走向国际舞台。​

「93913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