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盛大启幕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7月10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消息随之披露。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全市规模以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强势突破118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9%,利润更是实现了65%的显著增长。这一数据不仅彰显出人工智能产业在上海经济发展格局中日益重要的地位,更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全新引擎。

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长期深耕,积极布局全产业链。从基础的软件模型研发,到智能终端产品的生产制造;从前沿的基础研究,到广泛的创新应用落地,均取得了斐然成绩。自2018年起,上海已连续七年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规格、规模与影响力持续攀升。在此期间,上海规模以上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从183家稳步增长至348家,产业规模从1340亿元大幅跃升至逾38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也将重磅来袭。此次大会将于7月26日至28日在浦东世博中心、世博展览馆、徐汇西岸等地同步拉开帷幕。大会由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网信办、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围绕“智能时代同球共济”这一主题,精心设置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赛事评奖、应用体验、创新孵化等5大板块,全方位呈现AI技术前沿进展、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全球治理的最新实践成果。​

在会议论坛方面,大会瞄准AI基础设施、科学智能、智能终端、AI赋能新型工业化、AI+金融等10大重点板块,采用“1+1+2+10+N”的架构全新呈现。具体包括1场开幕式及主论坛,1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科学前沿、发展安全2场全体会议,10余场部委论坛及N场生态论坛。此外,大会还全新推出青年菁英交流会、思辨会,届时将邀请国际大咖、顶尖企业CEO和青年新锐,针对大模型进化、具身智能、量子计算等当下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与思想碰撞。不仅如此,今年大会特别设立了“科学之问、数学之问、模型之问”三大前沿议题,为年轻人搭建起更为广阔的创新对话平台,鼓励他们积极研讨生命科学、新AI架构、AI与数学融合等前沿问题。

展览展示同样精彩纷呈。今年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了超过800家企业踊跃参展,其中市外及国际企业占比超过50%。国内数十家AI龙头链主企业,西门子、施耐德等60余家头部外企,以及30余家央国企等,都将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展示最新成果。现场将有3000余项前沿展品集中亮相,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规模堪称历届之最。​

在模型应用领域,西门子将在国内首次展示Industrial Copilot西门子人工智能工业助手;上海音乐学院也将带来智能音乐疗愈舱;谷歌、阿里巴巴、腾讯、面壁、MiniMax等企业也将呈现诸多垂直领域的创新应用。在具身智能方面,特斯拉将携Tesla Bot亮相;宇树科技将推出拳击机器人擂台互动展示;国地中心、智元、云深处、梅卡曼德等10余家企业也将带来20多款首发和亮点产品。智能硬件方面,中兴通讯将首发情感陪伴AI萌宠“麻薯”;消费级AR眼镜厂商XREAL、Halliday、Rokid、李未可将集体展示亮点产品;联想、科大讯飞、六联智能等也将展出AIPC、教育终端等产品。​

为了让人工智能更加贴近大众生活,本届大会首次推出“WAIC City Walk环游记”概念,巧妙串联起124个打卡点,将AI深度融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在“WAIC里”主题街区,机器人将化身老上海里弄中的技能达人,在文艺站、修理铺、小吃街等场景中,精准完成打鼓、书法、煮串、剥蛋等高精度操作,生动呈现复杂任务背后的认知智能、运动智能和交互智能。在应用集市区域,观众可以尽情畅游生成式AI、智能终端、AR/VR等体验区,亲身感受虚实结合的生成式AI前沿应用成果。同时,大会还专门为青少年打造了AI+非遗文化主题内容,孩子们可以通过设计AI旗袍、烧制AI茶盏等交互项目,深度体验传统技艺在人工智能加持下的全新魅力。此外,现场还将有体操、变脸、舞狮、太极等4天30场机器人快闪秀,为观众带来别样的视觉盛宴。​

赛事评奖方面,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最高奖项,今年的SAIL奖(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吸引了全球240个项目积极参评,国际项目占比达17%;青年优秀论文奖征集论文近200篇,投稿作者平均年龄仅29岁,博士及在读群体占比高达79.4%,充分彰显出青年群体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潜力。

「93913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