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亚布力论坛:下半年机器人市场或迎上市潮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7月4日,在2025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一届创新年会现场,浙江容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顾巨峰称,下半年机器人市场可能会迎来上市潮。市场对机器人企业上市的期待正在被进一步拉高。2025年至今,已有近二十家机器人相关企业递表港交所。此前也有宇树、智元等机器人企业正在为IPO做准备的消息传出。尽管各家都没有正面回应,但多位投资人告诉记者,此前获得投资的机器人企业计划在下半年递表。​

持续亏损的业绩和对赌协议都暴露了部分企业“流血上市”的困境。当前递表的企业多集中在工业自动化和服务机器人领域,这些赛道虽面临盈利挑战,但技术稳定性和场景落地能力已通过订单得到验证。“未来如果有人形机器人企业冲击上市,稳定的商业化模型仍然是必要条件。”​

根据高工机器人梳理统计,2025年至今,已经有17家机器人企业向港交所递表冲刺港股IPO。包括工业机器人埃斯顿、移动机器人极智嘉、服务机器人云迹科技、系统集成商中鼎智能等。这些名单中既有初次递表赴港IPO的企业,也有计划A+H两地上市的企业。​

企业盈利、订单和出货量,是顾巨峰认为投资机器人企业的“硬指标”。在他看来,在当前具身智能的发展状况下,在B端场景中具备差异化优势,如在硬件性能、控制算法等细分领域中有绝对优势的企业更具上市潜力。​

ELU中能坤域科技集团董事长、CEO白惠源表示,落到具体的场景中,能否提升工厂效率、优化能源配置、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服务体验,“这些看得见、算得清的结果,才是企业应该利用AI瞄准的锚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已经上市的企业中,部分企业面临对赌协议。根据补充协议,若十八个月内未完成上市,投资者将恢复赎回权,这意味着云迹科技可能面临18.7亿元赎回负债需现金偿还的状况。​

根据移动机器人公司斯坦德机器人披露的招股书,2022年-2024年报告期内,净亏损2.7亿元。公司表示,由于公司在快速增长的工业智能机器人市场中处于扩展业务及营运的阶段,并且正持续投资于研发,因此未来可能继续产生净亏损。这或许也意味着,一些企业确实已经到了“不得不上市”的时间节点。​

在国产AI大模型赛道,“六小虎”当前正在争抢大模型第一股。7月,智谱在IPO上市辅导关口宣布获得了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10亿元的战略投资,并且将于近期完成首笔交割。MiniMax也连续发布了开源推理模型MiniMax-M1、海螺视频Agent、MiniMaxAudio更新版等五个产品。根据彭博报道,MiniMax正在考虑递表港交所进行IPO,估值约为30亿美元。

「93913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