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媒ETNews披露,为迎接iPhone诞生20周年这一重要里程碑,苹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多项前沿技术创新,其中移动高带宽内存(HBM)技术的研发成为焦点。
高带宽内存(HBM)本质上属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的革新形态,它通过突破性的 “硅通孔(TSV)” 微型垂直互连技术,将多个内存芯片进行垂直堆叠式封装。这种精妙的设计极大缩短了数据传输路径,如同在内存芯片间搭建起一条条超高速数据通道,使信号传输速率得到指数级提升。目前,HBM凭借与图形处理器(GPU)的高效协同能力,在人工智能服务器领域大放异彩,承担着海量AI数据的高速处理与存储任务,因而也被业界形象地称为“AI内存”。
移动高带宽内存(移动 HBM)则是这一尖端技术面向移动设备领域的深度定制化版本。它不仅继承了HBM高数据吞吐量的优势,还针对移动设备的特性进行优化,在大幅提升数据处理速度的同时,兼顾了低功耗与小尺寸的设计要求,有效平衡了性能与续航、空间之间的矛盾。据悉,苹果致力于强化设备端的人工智能功能,ETNews的报道显示,将移动HBM 技术与iPhone GPU单元相结合,已成为苹果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技术路线。
这项技术或将成为iPhone实现本地AI功能飞跃的关键钥匙。一旦应用成功,iPhone将能够在本地流畅运行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无论是复杂的大型语言模型推理任务,还是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高级视觉识别处理,都能轻松应对,且不会出现因过度消耗算力而导致的电池快速耗尽或操作延迟等问题,为用户带来更为流畅、智能的使用体验。
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已与全球内存行业巨头三星和SK海力士展开了深入技术探讨,共商移动HBM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计划。三星电子正着力研发基于 “垂直铜柱堆叠(VCS)” 封装工艺的移动HBM解决方案,而SK海力士则聚焦于“垂直线扇出(VFO)”技术的创新突破。两家企业均计划在2026年之后实现移动HBM的规模化量产,为市场提供稳定的技术供应。
然而,移动HBM技术的实际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从成本角度来看,其制造工艺复杂,导致生产成本远高于当前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的LPDDR内存。在iPhone这类追求极致轻薄的设备中,移动HBM的高功率运行还可能引发散热难题;此外,3D堆叠封装与TSV互连技术对生产工艺要求极高,需要精密的封装技术与严格的良率管控,任何环节的微小失误都可能导致产品性能下降或成本大幅增加。
倘若苹果最终决定在2027年推出的iPhone系列中搭载移动HBM技术,这无疑将成为iPhone 20周年纪念版的一大技术亮点。结合此前传言中该机型将配备的全环绕无边框柔性显示屏,苹果或将借此机会再次刷新智能手机行业的技术标杆,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一场震撼的科技盛宴。